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环境检测>资讯列表>北京科技大学12项成果获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北京科技大学12项成果获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2025年02月05日 08:26:02 人气: 20046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仪表网 研发快讯】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公布了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北京科技大学共12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
 
高品质氮化铝粉体产业化与应用
 
  秦明礼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品质氮化铝粉体产业化与应用”项目获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发明)。该项目针对高品质氮化铝粉体及其高导热制品制备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的现状,开展了氮化铝粉体制备、组织性能调控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系统创新研究,攻克了氮化铝粉体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多指标协同调控和制品近终形制造的难题,解决了我国高品质氮化铝粉体及高导热制品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自主化。项目授权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发表论文62篇。建成国内最大(600吨/年)的高品质氮化铝粉体生产线,结束了中国高品质氮化铝粉体与高导热氮化铝制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产品成功应用于新能源装备IGBT功率模块、半导体装备静电卡盘和加热器、高精度导航陀螺仪、电动赛车高性能电机等,支撑了新能源汽车、高铁动车、5G通信、国防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绿色再生高端铝合金产业化成套技术装备及应用
 
  张深根教授主持完成的“绿色再生高端铝合金产业化成套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获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发明)。该项目针对铝二次资源精细化分选、成分在线测控、熔体绿色精炼-深度净化、大规格再生铝合金铸造-加工-组织协同调控等技术瓶颈,带领项目团队建立了分子动能平台逸出模型,研发出水/有机物热脱除、集成创新了磁-重介质-涡电流-光谱分选等技术和装备,首创了再生目标成分铝合金技术,发明了熔体氩气精炼和深度净化、大规格铸锭制备-大变形冷热轧-组织协同控制-尺寸/板形/表面质量高精度控制等技术和装备。依托该成果建成了年再生80万吨高端领域用铝合金产线,引领了行业发展,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吴迪教授参与完成的“富水软破矿床安全高效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张志豪教授等参与完成的“新能源汽车用铝型材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张美杰参与完成的“特富锡锑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项目获一等奖;张建良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温金属冶炼用铜钢复合冷却水套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易红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冶金行业燃气窑炉烟气增效脱硫剂的开发与应用”、曹帅教授参与完成的“高应力复杂环境下急倾斜矿体智能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王建栋等参与完成的“超深井膏体调压输送与充填安全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燕青芝教授参与完成的“高性能钨基材料与异质连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张朝晖教授参与完成的“基于质量追溯的高品质铝用阳极生产关键装备和系统开发应用”、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参与完成的“深部高储能矿床短延张时超前致裂精准爆破技术”等项目获二等奖。
 
  据悉,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创办,本次共有204个项目获得表彰,其中一等奖99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20项。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企业推荐

更多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